為何我說大學推的「跨領域」都搞錯了?

羊正鈺(小羊)
5 min readMar 9, 2020

--

Photo credit: spanishmama.com

這幾年職場上最夯的就是「斜槓」一詞,而校園裡最火熱的,除了有聽沒有懂的「素養」,就是各大專院校都自以為搞懂、如火如荼在推動的「跨領域(簡稱:跨域)」教學,為什麼這麼說?我覺得「斜槓」跟「跨域」某個角度來說還滿像的。

斜槓」一般來說指的是「不再滿足於專一職業的工作模式,而選擇有多重職業及身份的生活方式」。

我個人認為,斜槓從來都不是什麼新東西,其實就是一種「狀態」,就結果來說是一個人不只擁有一份工作(或身份)。

就過程來看卻有「主動」、「被動」之分,主動者可能是興趣多元,不滿足只做單一職業,而是不同工作都想要做一點;被動者則是無法只靠一份工作就養家糊口,所以只好用兼差多份工作的方式達到目的。

同樣的,我覺得目前校園裡的「跨域」也可以用主動、被動來看。

學校的跨域「有用」嗎?

知名的線上教學平台「Hahow(好學校)」創辦人2019年底曾在科技島讀Podcast中提到,該平台目前最多人「修課」的前三大領域是:程式語言、設計、商管/職場。

也就是說,這三大領域是很多人不管是在學期間、還是進入職場後「未被滿足」的需求。但是讓我們進一步看這三大領域:

  1. 關於程式語言,全台大多數的大專院校中,幾乎都有電機、資工等相關系所,不過課程主要是基礎知識,不見得有教「應用」類型的課。
  2. 至於商管相關系所的數量,在各大學中恐怕也是前幾名的,但老師教的內容卻多半與業界、實務脫節,學生畢業後也不見得用得上。
  3. 設計相關系所在各校的數量上,可能沒有前兩者這麼多,而最常被討論的要不是畢業生不容易找到工作,不然就是薪水普遍低迷。

但偏偏這三個卻是大家最願意「花錢」「進修」的熱門領域,換句話說,即便學校在現有課程中開放同學「跨域」選修,就能解決問題嗎?恐怕不見得吧。

但現在很多學校都是這麼做的,把各系所原有的課程重新打包成一個個學程,例如清大和交大都很努力在推雙專長、第二專長等制度,甚至清大宣稱有1/5的畢業生是雙專長,但是修了課,就表示「跨域」了嗎?

我認為這種跨域都是屬於「被動的」,也就是這些課程依然是由老師來決定開什麼課(大多是系所原有的課程)、老師決定學生該修什麼課才算跨域(認證機制)。

並非由學生「主動」認定哪些課程有需求之後,學校才找校內、校外的老師開對應、合適的課程;也不是由學生「主動」認定哪些課程有用,就(只)修哪些課,而是由學校認定一定要修滿哪些課程才叫「跨域」。

Photo credit: artstation.com

學校該面對「學習的碎片化」

舉例來說,我想要架一個網站:需要基本的程式語言,也需要設計的概念(或技能),網站好了我要會撰寫文字、拍影片或是錄音頻(要有內容),有了內容之後要有人來看,所以需要推廣、行銷,甚至可能還想要做點電商,就需要策略、財管等。

以上這些跨域的「能力」,都不是念完「單一科系」就可以同時擁有、或是滿足的。但卻可以透過「單一課程」,就可以獲得的。

換句話說,過去工業化時代「專業分工」的科系架構,不見得適用現在的需求;學生也不見得需要念「單一科系」了。就算是「畢業」了,把單一科系的學分修完,就有能力面對未來的挑戰嗎?

對於現在的學生(或者應更廣義的稱之為「學習者」)來說,重要的不是「修了多少學程」,而是「滿足了多少需求」,或是「嘗試了解過多少領域」,他可能對很多事都想學習看看、挑戰看看,而學習一個領域不見得非要鑽進去念個四年,也可能是修個幾堂課、實作幾個產品或專案就夠了。

我認為,現在的學習者的興趣是更多元的,他們更需要的是學習的「碎片化」、學習時間的「碎片化」,學校的「跨域」應該要可以回應這些「需求」,而不是自以為的「供給」。

跨域是一個過程,不是目的

再以我自己為例,我大學念化學,研究所讀企業管理,畢業後又跑去非洲當了近一年的國際志工,服務單位是特教學校。這當中曾經創業過兩次,一次是非營利網站、另一次是營利的平台,後來加入網路媒體當起記者和編輯。

在這些過程裡,每轉換一個領域,我幾乎都要從零開始學習一次,學習新事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困難,但我從來都不是為了跨域而跨域,而是因為我有興趣、有需求、有動機。

對我來說,「跨域是一個過程,不是目的。」

也就是說,跨域的相反,不是專業或專精,而是對其他領域沒有好奇、沒有學習的熱情了。

因為人的本性應該是渴望探索、嘗試不同事物的,但大多數的學生卻被各種必修、學程壓抑了。

也就是說,跨域也不是什麼新東西,其實就是一種「狀態」,就結果來說是一個人不只擁有一種興趣(或能力)。

就過程來看,主動者可能是興趣多元,不滿足只念單一科系,而是不同課程都想要修一點;被動者則是無法只靠一門課程就獲得認證,所以只好多修幾個學程來換畢業證書。

當一間學校主打「跨域」課程,本身就是一件奇怪的事,因為學校本來就提供了不同院系的課程。而跨域的價值,不在於多少學生跨域了,而是多少人燃起了學習的動機。

重點是有多少課程對學生來說「有用」;重點是學生有沒有「彈性」去修自己有興趣的課;重點是在學生探索、挑戰陌生領域的過程,學校和老師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

所以我說,多數大學推的「跨域」都搞錯了。

本文同步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喜歡我的賤言,請幫我多拍幾個手👏🏻
嘴賤指數最高:常按claps最多可給50分
歡迎分享或留言,期待和不同意見的人交流

--

--

羊正鈺(小羊)
羊正鈺(小羊)

Written by 羊正鈺(小羊)

大學念化學,碩士讀MBA,到非洲當一年志工後,加入媒體創新,關鍵評論網前新聞組主編、雜學校前客座主編,專注教育與社會議題,現於某大學服務,身兼多個學習社群Mentor,未來10年致力於高教改革。

Respons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