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英耀校長您好:
昨(21)日,西灣學院陳世岳老師的「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邀請張安樂先生到母校演講,在中山大學和社會上都引起不小的爭議,拜讀校長公開信之後,我有一些不同的想法。
首先,我覺得您不需要對學生道歉;或者應該說,就算要道歉,也不該是因為這個原因。為什麼這麼說?
我心目中的一流大學,不是教一些課本上或是網路上就查得到的資訊或知識,而是讓學生在大學時期,就懂得關心社會時事、了解社會上有不同的思想,懂得自己去查詢和查證,同時也要幫助同學透過多元的聲音,去思考其差異和背後的脈絡,最後學會自己去判斷、論述並做出選擇。
張安樂,是什麼樣的人、背景是什麼,現在是網路時代了,學生隨便搜尋一下都很清楚。
而這堂「當代台灣政治發展」課程大綱是什麼?查詢之後發現,從「台灣自古屬於中國」的問題,到中華民國來台灣、兩蔣時代的「威權統治」、李登輝時代的「政權轉移」,甚至到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時代都在課程範圍之內。
而校方聲明也指出,該課程旨在讓同學瞭解台灣不同時代的政治發展及不同政治傾向的新政黨之理念,由修課學生邀請台灣基進黨、台澎黨、綠黨、中華統一促進黨等新政黨代表演講。
我認為,站在校方的立場,應該先檢討的是,這門課程有沒有達到其教學目的?是否有按照課程大綱授課?透過邀請不同政黨代表演講是否能達到教學目的?教師在演講過後,是否有進一步跟同學討論不同理念的差異,或透過課後作業等任何方式引導學生思考?
如果以上都沒有做到,那校長的確應該跟學生道歉,因為校方並沒有確實為學生把關「教學品質」,有值得檢討的必要。(陳世岳老師的臉書聲明)
其次,關於「張安樂」這個人,是否可以在大學演講?「中華統一促進黨」是否可以在校園宣揚理念?
您在公開信中提到,「邀請有恐嚇及組織犯罪前科且迄今仍以暴力威脅國家安全的人士來校分享政治願景,已逾越基本的學術倫理。」
何謂「學術倫理」?國科會對學術倫理的七點說明中指出:「學術倫理為學術社群對學術研究行為之自律規範,其基本原則為誠信、負責、公正。」如果張安樂的演講內容,是教如何殺人放火;或假借談政治立場,其實談的是犯罪內容,我絕對同意有違倫理,也覺得校長理應道歉,但事實是如此嗎?
就身份來說,張安樂的確是爭議人物,他有犯罪前科、也被起訴過,他甚至在美國坐過牢,這些都是事實,在網路上也查得到。但請問,張安樂演講內容是犯罪嗎?更生人就沒有分享自己理念的價值嗎?如果因該黨有暴力前科而擔心同學安危,改成「線上課程」就可以嗎?
就政黨來說,統促黨的確有其政治理念,張安樂在2019年受訪明確表示,「希望藉由韓國瑜當選中華民國總統,可讓台灣在2028年後,以克里米亞模式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統一⋯⋯」但既然是合法政黨,就有權利傳達其政治願景,至少目前為止,此言論也並未「違法」或「違憲」。
如果統促黨不合法,那中選會為何讓統促黨參加選舉?今年一月時代力量也曾提出「解散統促黨」的預算「主決議」,執政黨即便立院多數也並未通過。時任民進黨立委林靜儀在臉書表示,「民進黨黨團並不是反對處理統促黨,只是此類案件不宜以多數表決、有罪推定的態度處理。」
我認為該討論的是,校方該不該「自我審查」?或是應如何自我審查?如果法律只是最低標準,那麼學校該用什麼樣的理由、拒絕什麼樣的人入校?這方面校長的公開信,無法說服我。
同樣的,我也不認為應以「組織滲透」為由禁止該人或該黨進入校園演講。
如果擔心「滲透」,請問學生畢業後、出了社會不是一樣得面對嗎?如果18歲會被滲透,22歲就會自動變聰明嗎?作為一個負責任的大學,不是應該讓同學在學期間,就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嗎?害怕被滲透,不是更該在學校就教學生思考、如何不被滲透嗎?
最後,我當然能理解,如今的社會氛圍,不論您做出哪一個決定,都難免會被不同意見的另一方抨擊。
但作為一位教育背景的校長,在爭議發生後,您選擇在第一時間用「最安全」、「最符合社會主流價值」的方式來解決問題,而非探究問題的本質:「邀請張安樂演講,達到什麼樣的教育意義?是否符合教學目的?」
這背後告訴學生的教育意義,不就是「從眾」,為了「政治正確」,而放棄思考嗎?
用白話來說,校方似乎永遠把大學生當小孩,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但又期待每個學生一畢業,就自動懂得獨立思考。
我沒興趣幫張安樂護航,對統促黨更沒有好感,但對解決問題的方式有不同的想法。身為校友,我衷心期盼,作為一流大學,不只教導學生跟風,也要有逆風的勇氣和判斷力。
98級MBA校友 羊正鈺 敬上
2020年4月22日
本文同步刊登於《關鍵評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