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線上「做中學」課程的七個反思

五月起全台被迫遠距教學後,很多老師都分享了不少「線上教學」心得,但比較少人談到要遠距帶一個「解決問題導向專案」要注意什麼?這種「課程」如果類比體制內教學現場,就像是高中的「自主學習」專案,或是某些大學在推的「問題導向學習(PBL)」。

五月下旬,筆者和另一位Mentor〔註1〕開始帶一群高中、大學生執行【疫情下的遠距學習亂象調查】,跟學校課程不同的是,這是在一個「Z星球」學習社群裡發起的「學習計畫」〔註2〕,是一門沒學分、沒師生關係、沒金錢往來的「課程」,而且從頭到尾都只靠「數位工具」進行,彼此從未實體見面。

以下從Mentor的角度分享,反省這一個多月來帶這個「做中學」專案的幾個關鍵反思:

1. 願意花多少時間在學習和執行?

在實務上,一個專案的執行當然會有預設要完成的項目和時程規劃,不過這些項目不見得是所有夥伴擅長、或有做過的事情,在執行的過程會需要花額外的時間去學習、去反覆的修改和更正。這些都不像一般課程的修課時數和作業量這麼「明確」,再加上團隊氛圍和成員的付出也會變、外部環境(社會)氛圍更會變,這些都會導致時程的變化。

【調整方向】試著帶夥伴提早盤點參與專案之外的時間,確認有多少「緩衝時間」,至少要用每週、每日的時數來估算。

2. 每個人的學習動機和期待?

接續上點,當夥伴們在執行的過程中發現,要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遠超過預期的時候,究竟當初為什麼要參與這個計畫就是關鍵問題?每個人背後的學習動機可能都不一樣,這是一開始就需要釐清的地方,包含每個人期待,以及想在團隊中扮演的角色?並設定合理、又有挑戰性的目標。

【調整方向】試著提供明確的學習項目、目標和成果。但過程中的溝通也不可少,因為一開始的學習動機執行到一半可能會有變化。

3. 遇到困難,是否能持續並有意願克服?

這是一個解決現實問題的專案,當然不會只是紙上談兵,除了執行會遇到的不如預期和困難,各種危機和變數更是少不了,這都有賴夥伴們主動去尋找各種參考範例和學習資源,是否能在面對突發狀況下去克服、尋找配套方案、評估各種做法的成效等,在這樣的高壓下,大家是否願意堅持達到目標?

【調整方向】除了一對一個溝通和釐清,「團隊氛圍」會是關鍵,試著塑造一個不互相怪罪、而是一起面對問題的環境。

4. 既然是團隊合作,就少不了「人的問題」

畢竟不是一人專案,當然少不了團隊(人)的問題,又因大多數是透過線上(文字或視訊)溝通,少了面對面的互動(肢體語言、接觸等實體的溫度),如果是原本不認識、或不熟悉的夥伴一起執行任務,很容易因為隻字片語產生誤會。

【調整方向】分工容易合作難,除了權責明確之外,人與人溝通的次數和頻率都不能省略,文字不如通話,通話不如視訊。

5. 「線上開會」本身就是一堂課

傳授知識為主的課堂,主要的學習來自老師教授。而這種「解決問題導向專案」裡,學習除了上述執行過程的「做中學」(研究案例、尋找學習資源、再不斷地調整修正),以及不只做事還要「做人」,還有一個同等重要的學習場域就是「開會」,包含如何報告進度、提出對的問題和拆解問題、找出可行性和解決方案、跨組的討論和同理等,這都遠比傳統師生一對多的課堂來得困難,考驗的是每個夥伴會前的準備以及臨場的思考反應。

【調整方向】線上開會的效率和時間掌控很重要,但會前是否能明確設定議程和準備事項更重要,多數學生在進入職場前,不見得懂的如何「開好一個會議」(其實很多大人也不會)。

6. 執行專案和學校上課的「頻率」很不一樣

學生在體制內很容易養成的習慣是,某門課是週一上課,週一上完後就是下週一再見,頂多週間挑一個時間複習或預習,也就是說通常是以「週」為學習頻率。但在職場上執行或管理專案,再慢也是以「天」為單位,不管手上有多少個專案,每個專案每天都要更新一次進度,尤其是只依賴線上溝通的時候,夥伴們是否意識到、或改變習慣很重要。

【調整方向】選擇合適的溝通軟體,降低大家溝通的門檻,並且要養成每日固定看訊息、回覆進度的好習慣,學習不能再分「上下課」,而是每天都在進行。

7.「學習效果」和「專案成果」之間的兩難

現實社會上的專案執行,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說到做到」,也就是大家討論好的任務,時間到事情就是要發生,就算遇到突發狀況也要即時提出、馬上討論應變。

不過,這次帶領夥伴執行的當下,遇到每一次困難、不如預期或遲交,我卻很難以職場的方式解決,因為夥伴並非員工或下屬,而每一次的變數也都是難得的「學習機會」,即便知道自己跳下來處理就可以解決,但卻不見得適合做這個選擇。一路到最後,我都不斷面對到底要以「學習效果」為重,還是以「專案成果」和效率為先的兩難。

【調整方向】目前還在摸索,因為不同專案、不同夥伴和團隊都是變因,這部分的拿捏該是一種藝術了吧。不過,若能培養夥伴主動問問題、主動求助、主動關心彼此,並解理解「專案成果」和「學習效果」之間的關聯,會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七點分享,可以發現雖然教學或執行專案有線上、線下的差別,但其實本質沒有太大的改變。值得探討的,反倒是在這種「做中學」的模式下,「Mentor」和「老師」有什麼差別?待此專案一個月完成後,也將進一步分享心得。

〔註1〕筆者本身具有多年網路媒體報導、時事評論、社群經營的經驗,長期關注教育議題;另一位Mentor于亦知則多年在外商、管理顧問公司服務,擁有問卷設計、簡報溝通與行銷和職涯諮詢等經歷。

〔註2〕Z星球是個由一群高中、大學生自行發起的「線上學習社群」,大家會在裡面自主發起的「學習計畫」。也就是說,在這樣的學習社群裡,沒有收學費、更沒有付薪水,兩個Mentor都是志工,也沒有上下的權力關係,完成專案更沒有學分或證書等外在獎勵、強迫。目前此專案即將進入下一個階段(問卷分析與撰寫報告/報導)。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或多支持claps👏🏻👏🏻👏🏻 
也歡迎分享
留言,期待與更多不同意見交流和討論:)

--

--

羊正鈺(小羊)

大學念化學,碩士讀MBA,到非洲當一年志工後,加入媒體創新,關鍵評論網前新聞組主編、雜學校前客座主編,專注教育與社會議題,現於某大學服務,身兼多個學習社群Mentor,未來10年致力於高教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