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曾經參加過一場台大D School工作坊,裡面有不少產官學的前輩,我最後分享了自己的心得,「現在花時間討論20年後的未來大學,20年後豈不是又要再討論一次⋯⋯」
也就說,就算你知道未來在哪裡,等好不容易做到,可能20年過去了,到時候不是又落後20年嗎?這就是為什麼現在的大學跟不上外面的變化。關鍵不是畫大餅,而是告訴大家現在的問題,以及如何建立一個可以不斷改進和調整的機制和文化,這才是大學的「問題」。
讓我們先看看台大的「未來大學」規劃(其實都不是新東西):
將致力開設跨域學程,像是「院不分系學士」、「校不分系學士」,目前校內已有幾個學院著手規劃(例如數學系、醫技系等),預計最快在111學年上路。
其中,院不分系學士,也就是「學士班」,清華大學已經推行多年了。
至於,校不分系學士,其實就是類似現在的交大百川、成大不分系。至於那個「空白學程」則就像是清大的「實驗教育方案」。
重探索體驗的「流浪學習計畫」,讓學生在4年之間有一個自主探索、充電的機會,可申請空檔年(gap year),或空檔月、空檔週,等同出國交換學分認證。
基本上,教育部和很多非營利組織和基金會早有各種「青年壯遊」計畫,但念一念休學誰不會呢?
提出「校友保固計畫」,各年齡層校友獲得隨時返校充電的機會,「免費贈送校友二、三十個學分,終生有效,甚至可發行校友三倍券,用來折抵學分費。」
其實,這個本質上就是現在各大學早就有的「金雞母」,就是進修推廣部,也就是要賺校友的錢拉,但校內有多少課程值得校友回來上課?
正在試辦「學士榮譽學程」,可以培養學生探究式的學習能力,創造新知,學生如果能進一步寫出論文,就能獲得學程證書,證明自己的「學力」。
這就是現在很流行的Undergraduate Research(大學生研究計畫),不少大學和科技部都有在推了。
以上這些事情都有單位或學校在做了,台大願意改變當然支持,但大費周章開一個未來大學高峰會,卻沒有提到如何落實,才是最大的「問題」。
我去年寫過過清大、交大和成大三校不分系的專題報導,採訪過老師、學生和畢業校友,現在人也在高教體制內。以下分享自己觀察和體驗到的「痛點」,期待不只是台大,每一間大學都可以先想想怎麼解決問題。
1. 空白課表說得簡單,但配套措施呢?
現場的問題是,相較每個系的必選修菜單都排滿,大多數的不分系學生不見得知道哪些系、有哪些課適合自己四年的學習路徑?哪些課應該先修、該如何搭配?誰來跟學生討論、介紹?
再來,課選不到怎麼辦?某系的必修,不想讓不分系的學生選修,因為覺得他們的程度不到。又或是程度太好想修研究所的saminar,也不給修的時候,誰夠份量去溝通?
還有,哪些課可以「承認」學分?線上課可以嗎?校外課可以嗎?實作專案、實習可以嗎?認證的標準是什麼?接下來就有老師會質疑,如果學生有1/3甚至1/2以上的學分都不是在「台大」修的,那還算是「台大畢業生」嗎?
2. 畢業專題,誰能帶學生做?
清大、交大和成大都不約而同地用「專題」當作很重要的畢業門檻,面臨的問題也很類似。畢業專題不是「期末報告」,大多數教授的專長則是做研究,但不是每個學生的專題都是研究類型,請問教授都會帶專題嗎?
不分系學生有興趣的領域五花八門,有的領域剛好XX教授適合,但XX教授為什麼願意帶?他要上課、做研究、要帶自己的研究生,還有各種行政、外面的計畫和顧問案,有什麼動機和好處?
這種「專題」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讓學生可以靠「作品」找到工作。所以每個專題最好都有業界Mentor,教授或學校有這些人脈嗎?而且也不是找個人來當Mentor就沒事了,要先跟學生討論到一個階段,才能去找合適的人,Mentor和教授的角色和權責如何分配?Mentor又有什麼好處?
3. 學生的生活和生涯,誰來照顧?
一般的系所有導師、有系辦的專職行政人員,目前各校得不分系幾乎都沒有,就連「導師」很多都是主責的一、二級主管兼任,或是熱血的教授,而真的執行的人?學生只能去找身兼多職的專員,就像是個孤兒。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這幾間學校網頁,上面生活導師、行政導師、專題導師、校外業師等洋洋灑灑列了一大多,不要說一般人看不懂,其實校內的學生和老師自己也一頭霧水。讓學生探索是一件好事,但並不是給了時間、空間就會自然發生,而大學裡有多少教授可以扮演學生的人生導師?又是專職的嗎?
4. 學習者為中心,有多少課該淘汰?
很多學校都會喊「以學習者為中心」,但沒有一個學校有勇氣去問學生、或業界的校友,有哪些課是真的有用的,哪些課沒有用或該調整?開放「空白學程」說得很好聽,請問有多少課程是值得學生坐在教室裡聽課的?或是達到有效學習?(來聽聽台大學生怎麼看)
大學教授的課程沒有重新設計,個案沒有與時俱進,講授為主的上課方式有沒有改變,和現實生活、解決問題有什麼關係?和學生想做的事又有什麼關係?喊了一堆打破「邊界」,結果還是一樣的老師和課程,憑什麼期待會有不一樣的學生?
最需要打破的邊界,就是「教授」
看到上面四點,說一句得罪人的話,最主要的問題,都出在同一種人身上,就是教授。
- 有多少教授可以引導學生、扮演人生導師?
- 有多少教授能放下手邊事物,全心做這些事情?
- 有多少教授能帶學生做專題、各領域都達到業界水準?
- 有多少教授願意重新備課、針對現在的趨勢再調整和改進?
- 有上述「專業」的人士,又有多少人能走進學校幫忙而不只是「志工」?
- 又有什麼樣的體制,能讓上述的事情落實?不好意思,制定制度的人還是「教授」。
要談未來大學可以,要談學習者為中心也行,但要先「承認問題」,未來可能不需要教授,更可能不需要現在這種大學,因為現在大學是為了教授的生存而生,根本不是為了學生。我只想問台大一句:
「你敢從教授的光環開始『打破』,用合理的條件聘用更多更適合的人才來取代『教授』、落實未來大學計畫嗎?」
既然要談學習者為中心,下面這篇台大大一新生的文章強力推薦: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或多支持claps👏🏻ㄛ
也歡迎分享或留言,期待與更多不同意見交流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