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我什麼時候離職看「工作的本質」

--

Photo by Jon Tyson on Unsplash

日前和朋友聊到,我現在的工作可能只會做到明年,「我都是到一個地方就先想哪時候要離職,這樣才會push自己在有限的時間內達到目標!」

他很驚訝地問道:「這什麼神奇的思維?完全不在乎年資?」

我回說:「累積年資要幹嘛?薪水也不會多多少?我在乎的是自己完成了什麼事情、又有什麼成長? 關鍵是知道自己在做什麼最重要。

今天剛好看到商業思維學院院長游舒帆的臉書在談創造「理想的工作」,我也想聊聊自己這些年對「工作」的思考,同時也可以進一步解釋「為什麼我會預先設定好離職時間?」

過去在演講分享、或是跟學弟妹討論的時候,我自己對「工作的本質」會歸納為以下三點:成就感、薪水和意義感。

#成就感

多數人都需要成就感,我們對自己的期許,主管對自己的期許、下屬對自己的期許,客戶、家人、另一半、朋友都會對我們有所期許,如果可以在工作上達到這些期待,就會獲得成就感,而有了成就感,在「當下」或「短期」就會覺得滿足和開心。

#薪水(或接案的價碼)

這很市儈,但也很現實,薪水一方面代表了生存的基本需求;另一方面也代表了自己「被認可」的價值(價格)。

#意義感

這個比較抽象,但我覺得是多數學生或新鮮人比較忽略的,自己當年也花了幾年才比較釐清。也就是一份工作的「本質」是什麼?對自己的「意義」又是什麼?例如在P&G做行銷或業務,本質或許就是個「賣刮鬍刀的、賣紙尿布的」人;在IBM當PM,本質或許就是一個生產電腦的人。

也就說要去思考這個「本質」對我自己個人有沒有意義?五到十年之後,除了累積人脈、軟技能和銀行帳戶,我能不能自豪地告訴我自己、身邊重要的人「我就一個是做XXX的人」?這才是我們「長期」來說能否打心底裡認同自己人生的根源。

但我也想強調的是,這種意義感沒有對、錯或是高、下之分,全看每個人自己的了解和個人價值觀。

不過,我們的教育至今鮮少重視這一環,沒有「對自己的探索」、也沒有「對職涯的認識」。導致多數人都是進入職場才開始思考,更多人是工作幾年後才慢慢想通,但在各種現實考量下,已經不敢去追求能帶給自己意義感的工作了。

於是我們就會發現,很多人工作多年,不是沒有成就感,存款也有不少,但還是抱怨不開心、或感到空虛,然後想著「如果人生重來」、「早知道就」⋯⋯其實,大多都是因為沒有找到滿足自己「意義感」的工作。

所謂年資,不過只是累積微薄的薪水(大多數人一年漲5%就偷笑了)。所謂成就感,其實到哪裡都找得到。所以要在一份工作做多久,上述都不會是我主要考量的點。

「意義感」才是我找工作和換工作(包括創立個人事業)的優先指標,薪水當然要談,成就感也不難獲得。但真正重要的是,這份工作對我有什麼意義?我和團隊可以在多少時間內做到、完成什麼?

而這些問題要釐清的前提,就是我們有多了解自己?我的人生追求的是什麼?長期的生涯/職涯目標又是什麼?

〈待續〉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或多支持claps👏🏻
也歡迎分享
留言,期待與更多不同意見交流和討論:)

--

--

羊正鈺(小羊)
羊正鈺(小羊)

Written by 羊正鈺(小羊)

大學念化學,碩士讀MBA,到非洲當一年志工後,加入媒體創新,關鍵評論網前新聞組主編、雜學校前客座主編,專注教育與社會議題,現於某大學服務,身兼多個學習社群Mentor,未來10年致力於高教改革。

No responses y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