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為什麼需要實驗大學?|2021均優學習論壇

本文作者羊正鈺(小羊)受邀於【2021均優學習論壇】6/19早上10點「實驗大學來了嗎?」場次所分享的內容逐字稿。本場主題:2018年實驗教育三法修正後,高教可以辦實驗大學,但至今尚未有一所成立。本議程將探討台灣為何需要有實驗大學及目前發展現況。

召集人:陳爸|自學教父
主持人: 王婉諭|立法委員
與談人(依分享順序排列):
羊正鈺|雜學校 前客座主編
蕭典義|Only實驗教育 創辦人
侯采彤|台灣全球連結發展協會 實驗高教籌備主任
游舒帆|商業思維學院 院長

以下為作者受邀分享15分鐘逐字稿

大家好,我是羊正鈺,可以叫我「小羊」就好,我曾是關鍵評論網前新聞組主編,也是雜學校的前客座主編,七年多的媒體身涯主要關注社會與教育議題,未來希望致力於高教改革,目前在某間大學服務。

這裡有許多已經在運作或在籌辦實驗大學的前輩和朋友,搭配本場的主軸,我想從自己過去在媒體、現在在教育前線的角度來談一談:台灣為什麼需要有實驗大學?

今天,我想透過三個問題,跟大家分享三件事。

ㄧ、大學的目的

首先,我想邀請大家先回想一下,自己或身邊朋友的「大學體驗」⋯⋯

我們大多數人從國小到高中花了12年受國民教育,好不容易透過不同管道進入大學,錄取了一個符合社會期待、長輩滿意、自己免強可以接受的科系。

緊接著,就是拿到一個三到四年的必修課表,以及沒幾堂真的想修的通識課程,於是讀書、考試日子又得延續下去,只好在社團、球隊、談戀愛、BBS/Dcard、FTP/串流平台、Facebook/IG中尋找慰藉。

然後,一轉眼就來到大四,突然要面對就業市場了,才發現自己還不知道要做什麼、可以做什麼。有些人可能還沒大四,就決定繼續讀書考試、唸個研究所(拖一下時間);也有一些人會選擇,默默的按照本科去找工作。

(當然,我不否認,有不少人在原科系找到心之所向,或是跌跌撞撞之後也走出一條路,我自己就屬於後者。但這樣的人佔了多少比例?近年來那些休退學調查、多少人學非所用、又有多少人後悔當年念的科系,不用我來說了吧)

所以,大學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有的人說是培養「專業」,但這個專業是學習者自己想要、或有興趣的嗎?還是大人要的?業界要的?大學教的專業能滿足未來世界的需求嗎?有多少工作會在畢業後沒多久就被淘汰?而所謂的「專業」只有一種定義嗎?只有一種學習方式嗎?只有大學「教授」可以教嗎?

也有人說是要「學做人做事」「學會思考」,請問這些為什麼要到18歲念大學才開始?難道兩百年前的人只有私塾可以念、十幾歲就出社會、甚至一輩子沒有受過「教育」,就不懂「做人」、不會「思考」了嗎?我們的大學真的有在教這些嗎?多年來的「通識教育」、「服務學習」有成效嗎?

當然,我們都知道的事實是:工業革命後,為了大量培養「人力」,念大學變成多數人求職的敲門磚。

但,十年後,二十年後依然會是如此嗎?我不這麼認為。

二、大學的本質

我想問的下一個問題是,我們到底為什麼要念大學?

當一個人18歲了,還不想出社會,想繼續念個大學,他究竟要的是什麼?

我個人認為,是一個「友善學習的場域」。

什麼是「友善學習的場域」?我曾經在一篇專欄裡試著拿「圖書館」來比較。

麥特戴蒙在《心靈捕手》中飾演的主角曾說過一句經典台詞「所以你付一萬五(美金)獲得的教育,我花一塊五就可以在圖書館得到⋯⋯」。

這還是24年前的電影,現在世界已經進步到什麼程度了?不只到處有實體圖書館、書店,網路上的電子書、各種文字與影音知識與資訊就像是個無邊無境、而且免費的線上圖書館,如果「只是」想獲得知識,其實根本不一定要念大學。

於是我試著去想像,如果一個學習者覺得線上線下的「圖書館」還不夠,非要有念個「大學」不可,那請問這樣一個「友善學習的場域」該滿足哪些需求?我認為有以下四點:

1. 塑造一個「學習社群」

在圖書館,我們大多是一個人去面對所有知識,但有時候,學習者會想要找人一起學,或是尋找對於同樣的議題或專案有興趣的夥伴,透過團隊合作、互補的專長來完成任務。在這樣的學習社群裡,不只一起學習,還要從同儕身上彼此學習。甚至,也需要有人可引發或刺激更多的學習動機。

2. 從做中學一起解決問題

學習,最終的目的就是要能「學以致用」,去理解自己所學跟社會、跟環境有什麼關係?有時候自己一個人在圖書館,是不容易達到那種境界的,需要有人可以提點、引導、帶著學習者「從做中學」,塑造出一個既帶著學習動機、又有一定的壓力和要求去解決「現實問題」的環境。

3. 獲得和累積「學習證明」

這裡說的「證明」包含證明自己,以及證明給別人看。因為多數人最終還是要進入社會,在社會生存可簡單歸納成兩種:自己當老闆、當別人員工,前者要面對的人統稱「客戶」、後者至少要面對的是「主管」,不管是哪一種,都得透過做中學去建立自信心,同時也要證明給別人看自己有什麼能耐,那些曾經完成過的計畫、專案、成果要能搬的上檯面,不只是自己認同,社會也要能認可。

4. 有彈性的學習「保護傘」

學習本身,當然也可以一面工作一面學習,但有時候,也需要一個比較能專注學習成長的環境。尤其是,對於一些並不富裕的家庭,提供一個讓學習者在某段時間內、有點壓力但又無後顧之憂的學習場域,是很重要的條件。

三、現有大學的困境

接下來,針對以上四個「願望」,現在的大學又面臨什麼困境?

1. 不成學習社群:入學方式、科系必修、教學方式、導師不足

要形成一個好的學習社群,最關鍵的就是「對的夥伴」以及有強烈的「學習動機」。

過去的入學管道多以考試為主,即便是如今多元入學了,但還是難逃「由上而下」地挑選學生。請問如果你我想要創業,是想自己找人、朋友推薦,還是長輩直接指派或安排?形成學習社群也是一樣的道理,但有哪一間大學敢讓除了教授以外的人來選才?

再來,大學百年來發展都是以院系所為主體,院系所則是以學術領域為專業去劃分的,為了配合這些系院和教授,學習者只能「被動地選擇」科系,被動的嚥下四年固定的套餐

雖然不少大學都在推行各種微學分、微學程、跨域選修,但首先,原有科系的必選修大多不願調降,這也牽涉到大學的設計原本就是以教授為主,不管是開課時數、鐘點費,還是系所編制、資源分配,都是考量教授們的教學方便、評鑑和升等方便;以及對「專業」的狹隘想像,有非常多教授依然認為沒有修滿該系院的100學分就沒有「專業」,導致學生根本有心無力,哪來的「學習動機」。

再者,就算是必修好不容易降低了,開了很多學程,甚至是開放「空白課表」讓學習者自己選修,但有多少教授願意花時間去優化自己的教學?多數教授重視「教材內容」遠大於「教學方法」,更別說在升等制度和經費申請的壓力下,教授們的優先順序通常是研究第一。這樣的師資和課程,又能期待學生有多高的「學習動機」。

即便課程都優化了,也需要有「導師」的角色來引領學習者找到對應的「學習資源」、規劃「學習路徑」,但如今的大學有多少這樣的老師?多半是靠少數熱血教授,想想前陣子的大學生自殺頻傳,就連生死攸關的心理諮商師在校內都補不滿了,這種很難評估「成效」的「導師」會被重視嗎?

2. 未能帶學生解決問題:對接社會、教師資格、教學評鑑

談到做中學,現在的大學教授除了學術研究,大多沒有實務的工作經驗,但不是每個學習者都想要走學術路線,又有多少教授有能力帶領學習者「解決問題」呢?又有幾個教授可以做到對接社會上各產業人脈、各議題NGO工作者呢?更別說過程中要去認識、互相溝通、設計課程到與不同Mentor和學生的互動和引導,這得花教授多少「本業」之外的時間?

就算是找來了實務界的Mentor,這些Mentor也難以在校園中穩定、長期的參與教學,學校在薪資聘用、鐘點費都很難給予業界等值的報酬,因為在大學裡一張PHD或一個終身聘用教授職,都遠比實務經驗或教學能力更重要。

再者,這樣的課程或專題,該如何做教學評鑑?適合跟其他講述型的課程比較嗎?這也是教學現場最現實的問題,每堂課都由學生給老師打分數,這樣的制度真的可以評斷一門課的好壞或價值嗎?難道沒有別的方式?我提議一下好了,能不能由畢業三到五年的校友來評,一方面師生之間不再有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另一方面學生畢業、就業後回頭看,才能給予一門課程真實的評價。但,大學敢這樣做嗎?評出來的老師或課程,學校能「處理」嗎?

3. 無法證明學習成效:實作專題的評量、遠距教學認證

這種問題導向專題的方式在現有大學真的不可行嗎?國內近來多所大學設置「不分系」制度,都不約而同地推動畢業前要完成幾個「專題」,經過我自己過去兩年的訪談和學生面對面了解都發現,多數專題除了很難透過校內教授獲得有效的指導與學習,專題進行過中都會遇到不少問題:

如何評量?該由誰來打分數?分數可以代表專題成果和學習成效嗎?這樣的專題能夠幫助學習者證明自己、證明給外界看自己有什麼能耐嗎?如果學生都在校外完成專案(如透過實習),校內又該如何評量?又該授與多少學分?一個專題的價值到底該如何衡量?「一學分」看的是教授每週授課的時數,還是應該看學習者執行專案中所花的時間?

再者,學校一向以「學期制」運作,一個要解決現實社會問題的專案,難道非要配合學期的時間和進度嗎?這樣的學習,又該由誰來決定何時結案呢?

就算是非實作的課程好了,如今遠距教學正夯,那些在校外的線上學習,大學又會如何認證?別忘了我們還有一部年久失修的《遠距教學實施辦法》

4. 學習保護傘變「過度保護」:畢業門檻、學位授與

最後,關於「學習的保護傘」,現有大學體制運作已久,的確是給予學生一個「身份」,但卻可能也變成「過度保護」。

要證明一個學生是否有效學習,看成績或學分有用嗎?《大學法施行細則》裡的畢業門檻只看128學分,每年幾十萬的學子修畢這些學分就就值得畢業了嗎?「畢業」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對於學生來說「有效學分」又有多少?

反過來說,大學為什麼一定要唸四年?有多少人就因為這樣,到了大四才開始思考自己的未來?如果每一年念完,才知道有沒有或是否需要下一年呢?如果畢業不是由學校判定,而是學生自己決定呢?《學位授予法》對於學習能不能有更多想像?只能有一種「學士學位」嗎?畢業的方式只有一種嗎?

我想說的是,大學,從早期的菁英、學者教育。

到工業革命後,為了滿足專業分工的人力需求,教育已經大眾化了。

如今,在需求端,隨著AI等科技的進步,市場會淘汰越來越多的「人力」;在供給端,5G網路和影音視訊的進步和普及,改變了學習的時間、空間,學習不該只有一種方式,更不該只有一種大學。

清末民初的中學與西學之爭至今不到兩百年。我相信的是,未來10年內,全球教育不只是被逼著遠距教學,更將面臨下一波教育大地震。

問題是,台灣的大學準備好了嗎?

本場共120分鐘,前60分鐘由四位與談人分享各自的主題,包含從地生創生、從數位與國際化的角度來辦實驗大學,以及直接在體制外自給自足創造一個商學院;後60分鐘由王婉諭委員主持精彩的對談,不但開放線上聽眾提問,陳爸也全程參與討論。

很推薦花點時間聽另外三位與談人的分享,以及精彩的QA問答。

以下為本場論壇完整影音:

更多均優學習論壇相關資訊,可參考粉絲頁

延伸閱讀:
大學畢業的真相:128學分哪有「入學證明」重要?
談大學的5個價值:我們的大學值得一萬五嗎?
致台大:別急著喊「未來大學」,先解決「現在」的四大問題吧!
為何我說大學推的「跨領域」都搞錯了?
為什麼我們需要一所自由的大學?誰語爭鋒提案演說|隨筆後記
侯智薰:一所自由的大學
「混搭風」的實驗大學,會不會成為下個世代潮流?

本文同步授權刊登於《關鍵評論網》。

若喜歡我的文章,歡迎訂閱我、或多支持claps👏🏻👏🏻👏🏻 
也歡迎分享
留言,期待與更多不同意見交流和討論:)

--

--

羊正鈺(小羊)

大學念化學,碩士讀MBA,到非洲當一年志工後,加入媒體創新,關鍵評論網前新聞組主編、雜學校前客座主編,專注教育與社會議題,現於某大學服務,身兼多個學習社群Mentor,未來10年致力於高教改革。